类似推荐
编辑推荐
采用社会学、文化学的研究方法,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中国古代文人集团的基本类型及其构成方式与文化功能,并着重考察了各种类型的文人集团与文学风貌的关系”。
内容简介
本书指出中国古代的文人集团包括学术派别、文学侍从、文人朋党、文人社团和文学流派等几种类型。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各种类型的文人集团都以文学活动为主要活动方式,文人集团借助集团心理、集团意识的中介,与文学风貌发生了密切的关联。
文人集团所具有的集团心理和集团意识,往往开启或影响了一个时代的文学风貌,并造成集团文学的从众现象,对文学的变迁影响甚巨。
作者简介
作者郭英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散文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上海复旦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明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等。长期从事中国古代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文学学术史、中国古代戏曲等领域的研究工作,1996年评为北京市“培养跨世纪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入选者,2000年评为国家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跨世纪优秀人才,201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先后出版学术专著28部,在《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研究》等杂志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240多篇。
章节目录
版权信息
引言
第一章 “天子失官,学在四夷”
第一节 “道术将为天下裂”
第二节 “无恒产而有恒心”
第三节 “率其群徒,辩其谈说”
第四节 “悉召文士,以兴太平”
第二章 “主上所戏弄,倡优畜之”
第一节 “设天网以该之,顿八纮以掩之”
第二节 “宣上德而尽忠孝,抒下情而通讽谕”
第三节 “为竹林之交,著忘言之契”
第三章 “以径路之殊,成门户之异”
第一节 “传业者寝盛,支叶蕃滋”
第二节 “文以理为主”
第三节 “道本大公,各求其是”
第四节 “以相长之义而成相胜之气”
第四章 “讽议朝政,裁量公卿”
第一节 “共为部党,诽讪朝廷”
第二节 “情义相得”,“奋私昵党”
第三节 “广联同志”,“讽议朝政”
第四节 “天下翕然,以臧否为谈”
第五章 “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第一节 “诗酒风流”,“寄兴适情”
第二节 “或赓歌酬诗”,“或辩理诘义”
第三节 “野之立社,即朝之树党”
第四节 “以同声相引重”,“以悬书示人”
第六章 “先有并时之羽翼,后有振起之魁杰”
第一节 “预此宗流者,便称才子”
第二节 “诗派之别,源远乎哉”
第三节 “门户各立,流派纷然”
第四节 “诗是吾家事”
结语
第一节 文人集团的宗法性
第二节 文人集团的政治—文化功能
第三节 文人集团与文学风貌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修订版后记
中国古代文人集团与文学风貌(修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是2012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作者郭英德。
得书感谢您对《中国古代文人集团与文学风貌(修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关注和支持,如本书内容有不良信息或侵权等情形的,请联系本网站。